在澳洲讀飯店管理,從語言銜接課程到碩士生心得分享

Emily Lin / IDP澳洲學生 就讀 BMIHMS 藍山國際飯店管理學院

進入 BMIHMS (藍山國際飯店管理學院) 研究所就讀前的2019年盛夏,在學校的安排下就讀十周的語言銜接課程,度過了短暫而愜意的寄宿家庭生活。

為了拉近和寄宿家庭的距離,我和越南室友會主動幫忙家務,澳洲 Home 媽也會帶我們出外遊玩。回首來看,一邊為晚餐備料,一邊分享學校趣事;一邊踏青爬山,一邊交流家鄉趣聞;是在雪梨最快樂無憂的時光。

這段生活經驗,幫助我們大幅地提升語言能力,且自然融入當地文化

在飯店管理的龍頭學校,開始飯店管理碩士生活

順利結束語言銜接課程後,便正式成為研究生。由於部分碩士生曾任管理階層,同儕間存在較大的年齡差,相處模式大多如同事般理性合作。多數人在意的是工作經驗的累積、抑或職場升遷的加分項目,其次才是課業

身為飯店管理的龍頭學校,BMIHMS 期許我們真誠為他人付出,因此會創造讓大家服務彼此的機會,同時營造溫暖的校園風氣。

實務大於理論,在實習中得到真實回饋

課程部分,學校重視實務大於理論。一開始的餐飲課程,便要求我們考取RSA專業仕酒執照、習得手沖咖啡技巧,隨後於知名高級餐廳實習。經歷主管嚴格高標準的服務指導,看見主廚對精緻餐飲的極致追求,與在地顧客直面互動,去了解高級餐飲業的營運模式,並從中得到最真實的職場回饋。

用認真努力得到最高評價

在餐廳經理身上,我們學習到正向管理團隊的技巧。他總是炯炯有神,嚴謹而不失幽默,公平公正地對待所有人,不吝於稱讚好的表現。在他的帶領之下,大家總能充滿朝氣地完成工作。

印象深刻的是,我在實習尾聲得到最高評價High Distinction的殊榮。

主管熱情地說道,當瞥見我在菜單上密密麻麻的註解,以及不離身的工作筆記,便決定予以我最大的肯定。對於當時從未在服務業工作,語言也與在地人有相當大差距的我而言,是偌大的前進動力,更使我記住,認真努力的態度能彌補能力上的不足。

澳洲職場競爭激烈!為求職做好準備

針對職涯規劃,學校附設了專門的顧問團隊,隨時提供履歷輔導、國際飯店志工缺額、定期舉辦就業博覽會,即便是新鮮人,也能在重視當地職場經驗的澳洲,具備利於求職的敲門磚。

身處競爭激烈猶如職場的校園氛圍,很快地我便調整心態,做好隨時能上班的準備,在就讀研究所不到五個月時,便應徵上成功機率僅10%的澳洲第二大賭場The Star的兼職。

在這間學校,提升了我對時間的掌握以及在職場上的積極度,提早開始任何計畫,比過去的自己更能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

持續成長,在職場立於不敗之地

在研究所中途,歷經了疫情無情的摧殘,見證服務業的蕭條與復甦,有一段時間甚至只能上遠距課程。與此期間我並沒有放棄求職,所幸前期累積的實習及工作經歷填滿了履歷,得以在畢業時順利就業。然而時代瞬息萬變,人工智慧何嘗不是新冠病毒後的另一道難關。

在學校經歷的磨練,讓我時刻銘記,無論何時何地都得保持謙卑的心持續學習成長,超越昨天的自己,才能在職場立於不敗之地。